第一次來中央廣播電台受訪,
與漂亮大方的主持人Amber合照。
/ 書寫藝術教育 / 是這次訪談的主題,
從小時候抓周拿到毛筆的故事說起,
到現在致力推廣書寫美學教育,
分享創作教學過程中的深刻經驗。
RTI 專訪 兩岸
臺灣好漾 : 韓玉青以寫字體驗人生
「手寫文字」究竟有什麼趣味和價值,
為什麼時至今日依然有人致力於手寫文字的教育和推廣?
今天就讓我們邀請美學教育家─「韓玉青」老師,來告訴你!
全文逐字搞如下:
先人篳路襤褸,譜寫台灣頁頁精彩
那些事,這些人
交織台灣的過去、現在、和未來
中央廣播電台 台灣好漾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韓老師:
藝術,在我們現代人的生活領域裡面,他還有一個功能,就是舒壓跟療癒。
我想我所遇到的這些老師給我最大的幫助。
讓我們從原本一個很急切、很急的人,變成慢慢的,
透過畫畫也好,寫字也好,透過認識藝術也好,
去慢慢的讓自己的心比較沈澱。
這樣對人對事,可以用一種更超然的角度來看,可以比較放下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主持人:
各位親愛的聽眾朋友,歡迎收聽今天的台灣好漾,我是Amber。
過去,磨墨揮毫是溫人雅士的象徵,到了近代,
寫字,卻成了人人的需要學會的事情
而如今,科技的便捷,逐漸取代了手寫文字,
有越來越多的人忘了如何寫字,甚至不會寫字。
有人說,這沒甚麼大不了的,不過是跟隨時代轉換的一種演進,
但是卻依然有這麼一群人,致力於手寫文字的推廣,
默默的分享寫字的美好和對人生的意義。
文字藝術並不只是花拳繡腿,他對我們的文化與生活來說有著很重要的影響與價值,
而這其中的故事,就讓今的好漾人物,韓玉青老師來告訴您。
他,是韓玉青,是美學教育家,也是享譽國際的文字藝術家,
不少國際品牌都爭相邀請他親自書寫晚宴涵,貴賓邀請卡,甚至陳列商品的桌卡。
而今,他不只鑽研文字藝術,讓自己寫得一手好字,更開班授課,
在日日好文創,教導大家從寫字來體驗生活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韓老師:
我以前在讀師範學校的時候,我們有個從美國留學回來的教育學博士老師
曾經在上課的時候,我問他一個問題,
因為我們那堂課是在教怎麼樣教別人瞭解藝術,
我曾經問過一個問題:「老師,怎麼樣的教學,怎麼樣的老師,會是一個優秀的老師,是一個好的教學?」,
教授回答我的,就是「將心比心」,
當你會為學生設想,甚至你會教學生把步調放慢,
用一種比較理性的比較冷靜的方式來思考事情的時候,
其實你就在跟他將心比心。
尤其我們從事美術教育的,過去的美術教育會可能認為說,
我教你美術,我身為一個美術老師,就是幫你把美術教會,
可能比較偏重工具、材料,或是技巧,
可是在我的教學領域,還有我受的教育,
還有我接觸到的,我覺得值得尊敬的老師他們的教法比較不一樣,
他教美術,他不是教你技巧而已,更重要的是,教你去瞭解自己,
透過美術的角度,透過藝術家看世界的眼光,重新來審視自己,
自己的脾氣、自己的情緒、自己的思維、自己的個性,
很多東西在情感方面的,是一種的感性的東西,。
你要提高你的敏感度,你才能去體會這幅畫或這件作品美在哪裡,
很多都不只是瞭解表面你瞭解他怎麼畫的、這個字怎麼寫出來的,
有的時候我們瞭解書法,不只是書法寫字的筆順或筆法,
更重要的是深入瞭解這個書法家他的這個生命特質,他的整個人格養成,
還有他為什麼能夠寫成這手好字背後的故事,而從這樣背後的故事,
去體會去調整自己的心態,
去修、去改變自己看事情的方式或做事情的步調,
我想這個是現代美術教育裡面更重視教育心理的部份,
就是如何讓人透過藝術的手段跟角度,更貼近他的生活,
對他(學生)的生活有改善,對他生命是有改變的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主持人:
藝術的根基,就在生活。
這並不是一項不食人間煙火的一種娛樂享受,
就像韓老師自己與寫字藝術種下不滅根源的最初,
就是來自於家人之間的互動,一場又一場,
爺爺和外公歡慶家人團聚時的比劃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韓老師:
從我小時候看爺爺寫書法的時候,開始有這個核心記憶。
因為我們家,爺爺跟外公當時算是書法家,
那我爸爸寫字也寫的很漂亮,
我小時候看他們過年的時候,
兩家聚在一起,在地上鋪報紙在比劃書法。
小時候我不識那個字,
可是我看到那個美麗的圖案,我印象深刻。
龍年,就在地上寫個"龍"字。
我小時候的記憶是,爺爺跟外公他們還互相打躬作揖
「您從台北來,您先請」
就是那種,我覺得在我印象中
那個書法不只是寫字,全家人聚在那邊圍著看
那是一種禮儀 ,
所以小時候看到的時候,覺得那好像是一個藝術的活動
不會覺得只是像小學寫作業簿這樣子去交差。
那看到爺爺這樣的表現,當然我們算是耳濡目染,被這個東西給吸引。
那從小因為喜歡畫畫,所以對這種文字的線條的美感有特別深的感觸,
長大以後才知道這叫做書法。
我當初選擇書法藝術,
是因為他最接近我們的生活,而且他的材料工具相對簡單,
資源上,我可以跟我的父親請教,而且我爸爸他的字也很漂亮,
他也寫書法,他也寫鋼筆字,
甚至小時候看了以後我覺得這字怎麼這麼漂亮,就會被這東西給吸引,
而且常常看到我爸爸在桌上在寫字。
我小時候就站在桌子旁邊看我爸爸寫字,
就覺得怎麼會有拿一支筆,這麼簡單的東西就可以把字寫這麼美,
很好奇,這怎麼來的,而且我自己也很有實驗精神
也很好奇說,到底怎麼樣才能寫好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主持人:
熱愛如畫畫般的揮毫,從毛筆的練習到鋼筆的使用,
練字,成了韓老師自小對生活的記憶,
不只是一項藝術,更是一種娛樂,一種表演
也因為自小著墨而累積的能力,讓韓老師更認定,這是他一輩子
想要追尋的自我成就。
回想這段學習的過程,雖然一路走來並沒有太多的資源,還歷經很多波折,
但是對他而言,這樣的過程反而讓他看見藝術對人生的重要影響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韓老師:
我覺得藝術教育對我最大的啓發,反而是學會感謝,
因為我在大學的時候,家裡沒有辦法給我任何幫助,
求學階段得自己靠獎學金,靠打工,以這樣的方式渡過自己求學,
我想整個回來看我覺得很感恩,
在當時不是這麼順利的情況下,甚至還有一些埋怨,有些牢騷:
為什麼我的家庭沒有給我那麼好的環境?
不能讓我學這麼多的才藝、沒有辦法補習。
其實我對美的東西很有興趣,而且我對音樂也很有興趣,
可是在當時的時空背景跟限制下,沒有辦法達成。
不過現在反而回來看,還好家裡給我那樣的環境,
讓我遇到這樣的人、事、物,讓我格外珍惜現在可以從事教育,可以教學,
因為我能夠體會,學生不是這麼順利的情況下,或是他學不會,
他盡了他自己認為的最大部份能力,可是他學不會,
他覺得自己沒有天份,或者家境不好的學生,我都格外重視這些人,
因為在別的老師眼中可能覺得,你沒有那個預算,你就不要來學這個,
或者是你沒有天份,你學這個只是浪費時間。
可是在我的眼裡我所看到的,他們一個一個就是以前的我,
他們所遇到的困難就是我以前遇到的困難,我都這樣克服了,
沒有預算有沒有預算的方法可以學,
沒有天份也可以有沒有天份的表現方式,
重點是你要得到快樂,你要在過程中得到你要的。
如果你只是要當藝術家,
那你的目的很單純,你可能會覺得你沒有天份或者沒有財力,
可是我們不是人人都要當藝術家,這個社會不需要這麼多的藝術家,
可是這些藝術裡面的內容,跟藝術裡面很美麗的東西,
能不能對一般人有幫助呢?絕對有的。
這做得到的,不用天份,
也不需要很有錢,他們都可以享受到。
只是我覺得老師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,能不能將心比心去幫助這些學生,
那我想這都是當一個人盡到極致的時候,感悟出來的靈感。
如果家裡面一直讓我很順利,沒有給我當時這樣的環境,讓我自己勤功簡學,
我想我也不會有今天這樣的表現和機會,只要持續保持那個熱情,
都可以學得好,都可以享受藝術所帶來的快樂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主持人:
正因為懂得珍惜,也更清楚的看見自己對藝術還有手寫文字的熱情。
韓老師更期望將這份感動化為實際,致力於美學教育的推廣,
教導更多同樣熱愛美的事物,卻因為對藝術的距離而不得其門而入同學們,
為他們開啓一條可以透過美學與藝術來享受生活與認識自己的方式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韓老師:
美學的領域很廣,他是包含人的所有感知,
不只是寫字靠手、眼睛看、聽、肢體的動作,還有欣賞跟感受,
其實現代美術教育他的意涵可能已經正在轉變,他在更深入在摸人的心,
過去會認為美術是美術相關的人做的事情,
他是一個「術」字,美術的術重視的是技術,
可是現代的人想法很多元,資訊來的又急又快,
現代的人反而會把他視為一種他是一個可以很貼近生活的方式,
他是需要一個轉換,需要一個角色來作轉換,
或是一個老師,或是一個給你啓蒙的契機點,
所以我很簡單我可不可以享受一下,當個一天藝術家
甚至我只要這一個小時當藝術家也可以阿!
我身分可能不是專職的藝術家,可是我也能夠體會畫畫帶給我的舒壓以及快樂,
我也可以分享這個東西,我可以簡短的時間體驗一下,
我可以放在網路跟大家分享,甚至很多人按讚或互動。
他可以得到一個無比的快樂,他可以在這個領域裡面可以得到很好的一個能量。
所以我想不管是寫字或者畫畫我們在推廣的其實是一個生活理念,
就是如何把一個高到讓人不敢碰、不敢想的書法透過最接近生活的鉛筆,甚至鋼筆
我們把他寫出來。
這個書法原本是很高深的東西、很歷史久遠的東西,
可是他可以他可以貼近我們的生活,
我們就可以體會到寫書法的那個精神,而不只是技術,
就連最沒有基礎、沒有天份或是以前受過挫折的人,他都能夠欣然接受,
因為他覺得他不是在追求藝術,而是藝術來接近他,藝術來貼近他的生活,
他可以用很簡單的方式,
去瞭解、去吸收、去消化,甚至改變他做人做事的一些態度跟方法,
原本急躁的心思,混亂的情緒,可不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方法,
每天寫字寫15分鐘,用一個你最喜歡的筆、用你最喜歡的顏色
選一句今天最適合你的文字,鼓勵自己跟自己對話,
這是我在教學生,最簡單最實用的書法美學,
他其實就是生活美學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主持人:
從國小就開始使用鋼筆的韓老師,透過鋼筆的書寫練習,
著實體悟了很多生活哲理,不只是慢哲學,還有許多人生的頓悟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韓老師:
鋼筆是對一般人來講,他在學一個細心跟周到,
因為他清潔保養還有書寫的方式,
其實他可以視為一種矯正器,因為一般人都隨便寫、急著寫、亂寫,
可是他拿到鋼筆以後自然會慢下來,他的書寫原理必須要慢,
甚至你來瞭解毛筆後,發現毛筆更慢,他在學一個"慢",
光在慢這件事情,字跡就會進步很多。
因為一般人字不好看是因為他寫得太快、太急,如果能透過放慢、放緩一點,
他可以不但把字寫好而且可以開眼界。
比如說我上課我們有一個單元是教學生寫心經,抄寫心經,
那我會準備一個稿子他可以抄,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,
可是學生的感受很不一樣,寫到一半他突然覺得身邊很安靜,
靜到一個極致會有靈感冒出來、有一些想法。
甚至我有些學生說他靜到他在家裡寫的時候,
他覺得他應該跟某一個人道歉,他之前講話傷了他,
這不就開智慧了嗎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主持人:
除了藝術賞析,還有對書寫的鑽研,
漢字美學的向下紮根也是韓老師對自己未來的期許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韓老師:
寫字不是一種處罰,甚至是一種享受,這東西的轉移過程需要有人來投入,
如何把這個藝術家天份維持到長大。
我想這是畢卡索講的,很多人是長大後遺忘,
像小王子這部書裡面給我們最大的感觸是也是,重點不是長大重點是「遺忘」,
是你長大的過程忘了甚麼東西。
小孩子其實他們感知能力很強,為什麼小孩子喜歡畫畫,
因為他會想要表達而且他很想引起別人注意,
可是如何透過工具的手段和技術,技術上引導來復興漢字美學,
我想這是我們接下來最著墨的也是我最想要投入美學的部份。
以上為中央廣播電台廣播主持人Amber 與韓老師專訪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