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(藝)須存思,貴乎沉靜,令意在筆前,字居心後。 雖然出版鋼筆習字帖對我而言,只需把課堂用的教材直接包裝成商品賣, 是一個既容易,又能及時獲利的好生意, 對出版社、對日日好文創而言,似乎都能迎合市場流行的需要, 聽起來雙贏,但這卻不是我致力推廣鋼筆藝術的目的。
其實鋼筆字從未退流行過,許多文人雅士,一直都是使用鋼筆, 熱衷於鋼筆文化的人,也不會趕流行去買鋼筆字帖來寫, 因為能寫一手好鋼筆字,絕對不是外在的照描、模仿這麼簡單, 藝術素養反映生活模式,字跡更反映性格,直接影響命運, 美化字跡有很多環節,有很多討論的議題,一本書講不完, 更遑論一般鋼筆習字帖。 學習鋼筆藝術,雖是屬於術科,技術含量高, 所以在認知科學裡,很多人把藝術當成技術來練, 就像學跆拳道、游泳、鋼琴...等,都需要場所 現場環境氛圍因素就是其中一環, 學任何藝術也一樣,工具、環境都具備了 入門首先拜師, 就像學武功要找最厲害的大師, 恩師啟蒙更甚於千言萬語。
書之氣,必達乎道。 我經營鋼筆藝術教學多年,也擔任鋼筆字書法比賽評審 也是國際知名品牌指定亞洲區的專業多國語言書寫藝術家 基於謙卑的心,深知藝術領域之浩瀚 , 上課都是鼓勵學生上網找書法名家字帖來臨摹 而不是標榜把自己的字帖拿來販售,
事實上我早在2008年,就出過一系列的設計相關書籍, 基本上我每年都有出書,且都實際應用於教學現場, 只是沒有在市面上販售,算是出書經驗豐富, 所以我能很明確能評估來邀約的出版社書籍品質、評價、口碑如何。
現在獨立出版的公司/個人很多 加上「自媒體」經營的發達與即時性,出書並不需要透過出版社, 只要有好的內容,對讀者有幫助,自然都會吸引一群粉絲支持,
兵無常陣,書(藝)無常勢。 我的每堂課都有自己設計的鋼筆/毛筆字帖提供給學生 字帖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 因為學生的學習方式、步調也隨著時間在變化!
設計課程、教材、教法,隨著網路科技以及世界潮流一直與日俱進 出版字帖書反而窒礙了教學上能發揮的空間,因為出版品更新太慢, 不如透過日日好文創粉絲團的分享貼文來得即時且能互動。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onjour27333038
|